好儿女蒋菊兰:你养我小 我养你老
蒋菊兰和父母在一起
□本报记者 王春霞 实习生 王珍珠 文/图
11月2日上午,郏县渣园乡前渣园村一户院落门前,74岁的蒋文斌老人坐在家门口,双目紧闭,耳边收音机放着戏,过往村民不时跟他打声招呼。
71岁老太太刘娥坐在干干净净的院子里,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在旁边淘麦子的女儿蒋菊兰唠着家常。
这幅幸福的画面与普通的农家并无二致,所不同的是,蒋文斌和刘娥是一对双目失明的老人。他们衣着得体,生活的环境也与“脏乱差”毫不沾边,甚至比一些正常人的家收拾得还要整洁。
蒋文斌并非蒋菊兰的生父,老人在感叹“现在的生活真是过到了天上”的时候,不忘带上一句心底的话:“俺有个好闺女,对我们孝顺得很呀!”
继父待她如亲生
37岁的蒋菊兰长发披肩,不善言谈,父母夸她的时候,她只是温柔地笑笑。
郏县是中国铁锅之乡,原本一直跟丈夫跑车拉砖的蒋菊兰去年到“华邦”锅厂上班。这里农村有农历十月一炸油条的习俗,当天,她专门向厂里请了假,回来给父母炸油条。
蒋菊兰把面发上,然后把屋里屋外拖了一遍。看面缸的面不多了,她又从粮圈里接了几桶麦子,倒进大盆里,打开水管,用笊篱淘洗起来。
这时,坐在一旁的刘娥老人咳了几声。蒋菊兰忙跑进屋,拿出一个小塑料桶,在水管下面冲刷之后,递到母亲手里。
刘娥幼时因病致盲,与菊兰的生父生育了3个子女。1985年,菊兰的生父病故。后经人介绍,刘娥带着6岁的菊兰改嫁给渣园乡下孙村的蒋文斌。
蒋文斌当时已40多岁,由于家里穷一直没娶媳妇。无儿无女的他对待菊兰如亲生,宠爱有加。“小时候他爷俩吃一碗饭,菊兰不想吃的,都挑到他的碗里,他一点也不嫌弃。”刘娥回忆说。
“俺爸对我可亲了,有啥好吃的都留给我。”小时候继父对蒋菊兰的爱,都浓缩在这句话里。
2004年1月,在蒋文斌操持下,蒋菊兰与前渣园村的黄贝贝成婚。
父亲烧伤 她日夜守护
2005年6月,蒋文斌在附近硫酸厂打工时遭遇硫酸泄漏事故,全身大面积烧伤,被送进医院抢救。菊兰带着才六个月大的孩子在医院照顾父亲。
由于烧伤面积大,蒋文斌全身溃烂,前后进行3次植皮手术,仅在重症监护室就住了3个月。蒋菊兰日夜守护在父亲身边,照顾他的吃喝拉撒,每天为父亲清洗从身上去掉的一盆纱布,经消毒后再次使用。
“我一点忙也帮不上,她在医院经常一手抱着孩子,一手提着给他爸买的饭。”刘娥心疼地说,女儿晚上就在地上铺张席,睡在父亲病床边。女婿也很好,跟女儿一起在医院帮忙照顾。
蒋文斌回忆说,当时有病友羡慕地对他说,“俺家几个孩子也抵不上你这一个闺女”。
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和精心照料,蒋文斌保住了一条命,双眼却因烧伤严重永远失明。
你养我小 我养你老
父母双目失明,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成了蒋菊兰每天的必修课。下孙村距前渣园村近1公里,她每天在两村之间奔波,帮父母洗衣做饭,给父母送钱送肉,送生活用品,整理院落。
女儿两头跑不易,蒋文斌慢慢练习用双耳听水开的声音,渐渐学会了做饭。老两口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,以减轻女儿的负担。
2017年,蒋文斌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乡党委政府为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、残疾补贴,还对他家进行了“六改一增”和无障碍改造,整个家庭状况明显改善。
近年来,蒋菊兰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就近务工,夫妇俩一起奋斗,生活逐渐殷实起来。2020年,她家购置了新房,为方便照顾父母,她和丈夫把父母接到了前渣园村自家的老院。
“女儿想得很周到,水管通到了厨房里,还教会我们使用电磁炉、电饭煲、豆浆机,现在做饭可方便了。”刘娥说。
“你养我小,我养你老,孝顺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。”蒋菊兰说。她孝老爱亲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,在市文明办举行的市2021年“乡村好人榜”选树活动中,蒋菊兰被评为“好儿女”。
编辑:宋旻
- 上一篇: 我就是个爱管闲事的“鹰城大妈”
- 下一篇: 新优社区有个“夕阳红乐园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