魅力鹰城·民俗文化篇 曲韵流芳传薪火 盛会三度落鹰城

2023-11-06       浏览人数:

(记者 王春生)古地新城,曲艺传承;曲艺名城,美名远扬。在鹰城大地上,一曲曲或激情或悲怆的唱腔和乐曲,千百年来绵延不绝。这种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民间曲艺,成就了闻名国内外盛会——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宝丰马街书会。

曲艺薪火世代相传,培植了肥沃的曲艺土壤。由此,我市得以成功举办三次中国曲艺节,被命名为“中国曲艺城”“中国曲艺名城”。

小小煤城迎盛会

“1995年在我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曲艺节上,我的河南坠子《宴席谜》获得了中国牡丹奖。”10月31日,回忆起20多年前首次参加中国曲艺节的场景,我市曲艺名家郭淑菊仍然满是激动。

郭淑菊今年54岁,家住湛河区实验小学西边一居民楼。当天下午,她在家和几位曲艺演员排练节目。郭淑菊熟练地敲起扬琴,一旁的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张高伟左手握坠胡、右手持简板、脚踩脚板,几种乐器齐鸣中,张高伟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段传统河南坠子《猪八戒拱地》。

“这个节目演过很多次了,但出发前还要多排练几次才放心。”张高伟说,他们次日将赶赴山西长治,代表河南省参加“京津冀晋鲁豫”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暨地方曲艺研讨及交流会展演。

第二届中国曲艺节举办时,在外地当兵的张高伟正好回平,“当时我父亲张麦捞在市区中兴路上表演,场面特别壮观。”

“可以说是万人空巷。”我市曲艺名家、市曲艺家协会的崔银龙说,1995年10月12日,4000多名鹰城人挥舞着鲜艳的花环,健步走在市区建设路上,拉开了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的序幕。当时建设路、中兴路上,戏台子搭了一长串,全市46支表演队伍精心准备的74个节目接续上演,现场人如潮涌,“仿佛过大年”。

5天的汇演活动中,名家新秀荟萃,精品佳作迭出。全国29个专业文艺团体近千名曲艺界人士齐聚鹰城,骆玉笙、马季、姜昆、唐杰忠、刘兰芳、袁阔成、田连元、郭达、蔡明等表演艺术家纷纷登台,180多个优秀作品组成10台剧目,在全市13个影剧院同时开演,观众多达二三十万人。

“那是咱市第一次举办国家级文艺活动,好多本地工作人员吃住都在指挥部,20多天没回家。”负责曲艺节统筹协调工作的崔银龙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。

那次盛会期间,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别命名平顶山市、宝丰县为“中国曲艺城”、“中国曲艺之乡”。平顶山市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“中国曲艺城”,小煤城一夜成名。

有了成功经验,我市又相继于2008年和2020年举办了第六届、第十届中国曲艺节,好评如潮。

鹰城曲艺声远扬

“中国曲艺节是我国最高规格、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曲艺盛会,每3年一届,至今共举办了11届,其中有3届都在平顶山举办。这在我市、我省乃至全国的曲艺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”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说。

得益于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,曲艺在我市的群众基础极为深厚。1995年、2008年两届中国曲艺节的成功举办,大大提升了平顶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
2017年,“积极创建中国曲艺名城”的宏伟目标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。我市通过建设新的演出场所、培养曲艺人才,全面提升曲艺发展的软硬件实力。

除宝丰马街外,我市新华区的曲艺文化同样源远流长,有30多个曲种广为流传。近年来,新华区在商业街区打造鹰城曲艺剧场,在社区建起曲艺角,在市工人文化宫开办曲艺公益课堂,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曲艺文化的魅力。在“曲艺小童星”引领的曲艺进校园活动中,仅体育路小学就有快板、相声、评书3个兴趣小组,60多位学生参与。继宝丰县之后,2018年,新华区也成功跻身“中国曲艺之乡”行列。

2020年9月底,我市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曲艺节。当年12月,平顶山市被授予“中国曲艺名城”称号,成为全省唯一获此称号的城市。张高伟说,全国仅有6个“中国曲艺名城”,每次演出,他都严格要求自己,争取为我市增光添彩。

多点开花助传承

马街书会、“中国曲艺名城”等光环,无不展示着我市厚重的曲艺文化底蕴。

然而,由于多方原因,近年来我市曲艺发展日渐式微,曲艺人才尤其是青少年曲艺人才匮乏的状况逐渐显现。为改变现状,我市多方谋划。今年初,宝丰县成立马街书会曲艺培训学校,聘请刘兰芳担任名誉校长,开办河南坠子、大调曲子、评书等十多个教学曲种,王印权等23名曲艺家任教,面向全国招收青少年、中老年曲艺爱好者,目前已免费培训学员100多名。

10月29日,在位于宝丰县杨庄镇马北村的马街书会曲艺培训学校教室内,马街书会书状元、宝丰县曲艺家协会主席邢玉秋在向学员传授河南坠子的演唱技巧。她说,只要孩子们愿意学,她和其他老师都愿意无偿教学。让邢玉秋欣慰的是,在多方努力下,她的学生如今已有20多人,其中一些学生还获得了河南省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,并受邀参与央视节目录制。

郭淑菊是湛河区实验小学教师,目前在学校里开设了曲艺社团。她说,经过努力,近几年她办的曲艺社团大多有30多名学生在学,一些学生在河南省少儿曲艺大赛上摘金夺银。

身为河南坠子著名表演艺术家赵诤的亲传弟子,郭淑菊说,她希望有更多学生来学习曲艺,以便她将技艺无偿传授下去,“这是我们曲艺人的职责和使命。”

“曲艺传承发展可谓任重道远。”张高伟说,我市将尽快启动少儿曲艺大赛,挖掘培养更多的曲艺后备人才,“相信在多方努力下,我们鹰城曲艺的明天一定更美好。”


[打印此页] [关闭本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