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青春奉献在接访一线
把青春奉献在接访一线 |
——记河南省信访局接访一处副处级调研员何成 □本报记者李躬亿通讯员杨长青宋华礼 “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,有人喜欢用他追求一种惊心动魄的生活,我愿意把他献给一个崇高而又平凡的岗位——来访接谈员。”河南省信访局接访一处何成说。 2003年,不满30岁的何成从部队转业到省信访局,先后在5个业务处(室)工作过,其间还上挂国家信访局来访司锻炼,下派到原阳县驻村帮扶,多次派驻省委、省政府门口信访值班。十年来,曾顶着烈日接谈近千人的规模访,曾冒着大雨劝返深夜还在省委滞留的老大娘,曾在中巡组巡视期间两天两夜守在接待大厅值班,也曾在北京奥运会时一个月足不出户吃住在工作岗位。 何成认为作为一名接谈员,得摆正自身位置,尽快理顺并化解来访群众的对立紧张情绪;作为一名接谈员,要着眼于为民解难,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;作为一名接谈员,要勇于担当,勇挑信访工作重担。 2016年6月,多名失独家庭代表来省会上访,要求提高补偿标准,并解决日后的养老等问题。因为他们反映的问题没有政策支持,有人提议直接通知当地党委政府集中接回。何成并不认同这种提议,他深入群众中间,耐心向他们宣讲政策规定,并挨个解答个别群众的个性问题。就这样,通过面对面、手拉手、心换心的思想工作,先是说动一个两个,再到三个四个,最终把来访群众全部和谐劝返。 党始终把“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”人民利益,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最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。作为信访干部,落实这一要求,就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成自己的家事去办,只有这样,才能够用尽全力,,真正把事办好;对接待的每一批来访,通过在登记、接谈、交办、回访等环节真下功夫、下真功夫,争取把合理诉求解决在首接首办环节,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,维护群众合法权益,最终赢得人民的信任与爱戴。如果群众的合理诉求不能很快得到解决,就应该食不甘味、夜不能寐,直到解决为止。信访干部只有做到吃苦不叫苦,干事不挑事,担责不塞责,创新不守旧,才能圆满完成各项看似难以完成的急、难、险、重任务。 十年来,何成先后接待个人来访22500余批35200余人,集体来访8500余批56300余人,直接参与协调并妥善化解的来访事项5700余批21500余人。何成先后被评为“全省驻村工作先进个人”、“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”、“河南省最美信访干部”等。 何成说:“十余年的时光,我已把青春融进我挚爱的接访一线;十余载的寒暑,信访工作者的烙印已刻在我灵魂深处。脚下的路还很长,我也只是刚刚起步。只要党和人民需要,我愿意心系群众,情定信访,把自己的一生,献给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信访事业!” |